關注央行釋放的兩個政策信號!

【聲明:本文信息全部源于公開渠道,文中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

【正文】

一、政策信號1

:近期人民幣大漲后,央行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為0

(一)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存在的必要性明顯降低

1、受人民幣匯率因外資流入和中美利差處于歷史高位等因素影響,近期人民幣匯率大漲,2020年10月10日(周六),央行宣布自2020年10月12日(周一)起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由20%調整為0。

2、外匯風險準備金作為一種宏觀審慎管理舉措,其目的是為了避免人民幣過快貶值,推出的背景是2015年“811”匯改。此次央行將外匯風險準備金率調整由2018年8月的20%再次調整為0,主要受近期人民幣大幅升值影響,意味著在目前情況下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存在的必要性實際上已經明顯降低了。

(二)CNY

和CNH的全年波動幅度分別高達5.51%、6.65%和7.26%

我們可以看下2020年以來人民幣匯率的走勢,今年以來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在岸價和離岸價的波動幅度分別為5.51%、6.65%和7.26%(美元指數波動幅度高達11.41%),較2019年底分別升值2.82%、3.63%和3.89%(美元指數下跌3.56%)。特別是國慶假期后第一天,美元兌人民幣中間價、在岸價和離岸價分別大幅升值0.45%、1.43%和0.71%。

(三)從歷史經驗來看,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短期內不改變既有升值趨勢

央行分別于2015年10月和2018年8月兩次征收外匯風險準備金率,并分別于2017年9月和2020年10月兩次宣布取消(可以看出宣布征收和宣布取消之間基本相隔兩年左右的時間),雖然其意圖很明顯,但從歷史經驗來看,無論是由0調整為20%,還是由20%調整為0,在該舉措推出之后,人民幣仍然會繼續(xù)保持當前的趨勢。

例如,2015年10月開始征收時,人民幣貶值趨勢仍然延續(xù),且持續(xù)至2017年1月份;2017年9月取消時,人民幣升值趨勢仍然延續(xù)至2018年4月;2018年8月征收時,人民幣貶值趨勢延續(xù)至2018年11月。

考慮到中美利差保持在歷史相對較高水平的現(xiàn)狀以及外資流入的現(xiàn)狀短期內難以改變,因此目前來看,外匯風險準備金率的調整只是一種預期管理,可能會改變節(jié)奏,但不會改變短期走勢,短期內人民幣升值的格局仍將繼續(xù)維持,人民幣匯率依然有較強的支撐。

(四)何為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

1、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是一種宏觀審慎管理政策,主要針對代客遠期售匯業(yè)務,其目的在于提升投機成本,避免人民幣過快貶值。該政策產生的背景是2015年的“811”匯改,當時匯改后,僅2015年8月當月銀行代客遠期售匯簽約額約為1-7月平均水平的3倍,投機特征較為突出。

為此2015年8月30日,央行發(fā)布《關于加強遠期售匯宏觀審慎管理的通知》(銀發(fā)〔2015〕273號),決定自2015年10月15日起,開展代客遠期售匯業(yè)務的金融機構(含財務公司)應交存外匯風險準備金,準備金率暫定為20%。2015年9月2日央行發(fā)布《關于遠期售匯宏觀審慎管理有關事項的通知》(銀辦發(fā)(2015)203號),進一步明確相關事宜。

2、事實上該政策有一定國際經驗借鑒,如韓國曾要求金融機構按其資本的一定比例開展外匯衍生品業(yè)務;秘魯曾在2010年1月對短于60天的NDF合同征收30% 的所得稅;2011年1月巴西規(guī)定銀行按貨幣市場美元空頭頭寸繳存無息準備金;土耳其允許銀行以外匯形式交存法定準備金;智利對短期資本流入收取無息準備金等等。當然有經驗借鑒是一回事,是否有效果則是另外一回事。

3、外匯風險準備金由金融機構交存,而為滿足交存外匯風險準備金的要求,銀行會相應調整資產負債管理,并通過價格傳導抑制企業(yè)遠期售匯的順周期行為。此外,央行上海總部也專門設立“金融機構外匯風險準備金”專用賬戶,負責外匯風險準備金資金的收取及退還等日常管理。

4、如前所述,外匯風險準備金政策主要針對代客遠期售匯業(yè)務,具體是指未來某一時間形成客戶購匯行為的人民幣對外匯衍生產品業(yè)務,包括(1)客戶遠期售匯業(yè)務;(2)客戶買入或賣出期權業(yè)務,以及包含多個期權的期權組合業(yè)務;(3)客戶在近端不交換本金、遠端換入外匯的貨幣掉期;(5)客戶遠期購入外匯的其他業(yè)務。其中除期權和期權組合業(yè)務按名義本金的50%作為計算基準外,其他均應按照名義本金的全額作為交存外匯風險準備金的計算基準。

具體來看金融機構外匯風險準備金(利率為0)的計算公式如下:

當月外匯風險準備金交存額=上月遠期售匯簽約額*外匯風險準備金率

二、政策信號2

:易綱再次撰文,釋放幾個信號

央行行長易綱在《中國金融》上再次撰文“金融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釋放了幾個信號,考慮到表述較為簡單,這里不再進一步分析:

(一)雖然2020年以來主要發(fā)達經濟體貨幣政策全部接近或進入零利率或負利率區(qū)間,但負作用大,中國盡可能長時間實施正常貨幣政策。

(二)守住不發(fā)生系統(tǒng)性金融風險底線,防止經濟過快下行與風險集中暴露相互疊加,防范金融市場異常波動。

(三)高風險金融機構和金融集團債權人既有國有也有民營,既有內資也有外資,處置相關風險時,堅持對各類產權一視同仁,不搞例外、不開口子,依法平等予以保護。

(四)出現(xiàn)重大金融風險后,問題機構的股東必須首先承擔損失,股東權益清零后依然存在缺口的,由相關大債權人依法分攤。

來源:任博宏觀論道

小助理有話說:

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關注“血拼成都樓市”公眾號,如需了解更多成都樓市資訊,添加“小助理”微信(ID:CDfocus-C),備注“加群”,即可進入購房交流群答疑解惑撩助理喲~

相關知識

關注央行釋放的兩個政策信號!
央行降準釋放1.2萬億,房地產行業(yè)穩(wěn)信號增強
“央行超級周”釋放哪些信號
剛剛,最新房價出爐,央行24字發(fā)聲表態(tài),釋放4大樓市信號
購房者終等來好消息,央行釋放信號動真格的,該不該買房明確了
穩(wěn)妥實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央行明年工作釋放什么信號?
央行釋放積極信號!年內或將推出房地產稅試點
LPR連續(xù)兩月按兵不動 釋放哪些信號
什么信號?10月房貸利率下降、多地放款速度加快…央行定調: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發(fā)展
多方釋放維穩(wěn)信號 房企融資或正?;M行

網址: 關注央行釋放的兩個政策信號! http://www.qpff.com.cn/newsview56827.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