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市下行,三大新問題擋在眼前,購房者藏好兜里的錢

一轉眼再過三個月2020年也要過完了,時間過的真快,今年對很多人來說都記憶深刻,各行各業(yè)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打擊,前幾天還看到美國300家必勝客計劃永久關閉的消息,不得不說感嘆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這樣風云變化的市場不是我們只看表象就能了解的,而今年以來國內樓市也給很多人狠狠地上了一課。

從人民法院公告的官方數據能看到,截至目前,今年全國已有近400家房企宣布破產,雖然基本集中在三四線城市,而且和全國登記注冊在案的房企數量相比,這個數值只是很少一部分,但是我們要警惕,因為他們破產的原因正是所有房企面臨的問題,高負債、融資難、資金鏈斷裂導致項目停工,這些問題在大房企身上也很突出,只不過他們抗壓的能力更強一些,可不代表不存在問題。

開發(fā)企業(yè)出現問題最直接影響的就是普通購房者,沒人希望自己拿全部身家買的房子最后以爛尾收場,所以在樓市下行周期里,房地產的發(fā)展邏輯已經改變,未來市場不會再重復原來的老路,想要看明白接下來的路徑,先把橫在眼前的這三個新問題想清楚,沒明白前藏好兜里的錢。

1、房子總量過剩,難買變難賣!

前幾天在和一位中介朋友溝通北京市場行情的時候,他表示現在二手房的掛牌房源量和往年相比增加明顯,一些年前就掛出來的房子,到現在也沒怎么成交,賣方一開始信心還是蠻大的,但疫后市場開放后就能看出業(yè)主著急賣房的想法了,讓價空間大,但是從成交周期來看,購房者的觀望態(tài)度比較濃厚。

很多人覺得這只是疫情帶來的短期影響,市場還會恢復,但整體來看,房子總量過剩確實是個無法反駁的事實,看看我們現在的人均居住面積,已經達到了39平米,這還是之前的數據,現在估計還有增長,已經遠超其他國家,還有前段時間統(tǒng)計的人均住房套數,已經達到1.5套,這兩組數據還不能證明什么嗎?

另一方面,國家為了防止房地產快速發(fā)展帶來的弊端,近三年一直在出臺調控措施,像最近無錫、南京、深圳等城市為了防止假離婚來惡意換取購房資格行為紛紛出臺新政,嚴控市場“假”需求。所以真假需求都在減少的同時,房子怎么可能好賣?

2、人口流動新變化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到最近關于“中國房價最低30城”的統(tǒng)計,其中共有30個地市州房價低于每平方米4500元,14個城市低于每平方米4000元。鶴崗以每平方米2392元成為房價最便宜的地市。你能想到現在還有房價這么便宜的城市嗎?可事實就是如此,沒有自身消耗能力和外部需求的涌入房子怎么會被成交?房價當然也不會高到哪去。

所以我們現在看到最多的就是各城搶人大戰(zhàn),因為大家都知道有人才有需求,留不住人的城市必然會不斷收縮。

3、購房需求轉變

一般購房需求分為三類,剛需型、改善型、投資型,隨著住房不炒的方針定調,投資型購房需求被打壓,市場大致剩下其他兩類,但是我們細品,時間越往后推移改善型購房需求的占比就會越大,大部分人以后面對的不是缺房子,而是缺合適的房子,尤其新生代對房子的需求已經不是家長留下的老房子能滿足的,想想舊改取代棚改的原因,就能想明白了。

樓市已經轉變,人們的需求也在轉化,買房前考慮清楚自己的情況。

相關知識

樓市下行,三大新問題擋在眼前,購房者藏好兜里的錢
“麥收前就把整年的錢賺兜里了”
三四線城市,如何割購房者的韭菜?
信號!樓市呈現3大新時代特征,開發(fā)商購房者做好準備
全球經濟下行,樓市走向如何?
查出的問題不少 誰在為經營貸進入樓市打開方便之門?
記者觀察|高庫存壓頂,三四線樓市如何“破局”?
中國樓市的大頂在哪里?
2月樓市兩極分化:一線熱盤日光,三四線救市忙
最近,開發(fā)商質量問題頻發(fā),1年后,比房價上漲更讓購房者擔心

網址: 樓市下行,三大新問題擋在眼前,購房者藏好兜里的錢 http://www.qpff.com.cn/newsview46326.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