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清楚“如何還房貸”的核心邏輯
存量房貸利率調降后,“要不要提前還房貸”的討論出現了分歧——有聲音認為,既然利率下降了,那就沒必要提前還款;有人則表示,要提前還款,“不給銀行打工”。商業(yè)銀行的最新數據也印證了以上分歧。部分銀行9月當月的提前還款規(guī)模環(huán)比下降;還有部分銀行數據則顯示,與今年3月“提前還房貸高峰期”相比,目前的還貸量有所下降,但與3月之前的月份相比,還貸量依然偏多。
回答“要不要提前還房貸”問題,需把握兩層邏輯。一是“乍一看”的表面邏輯,二是“細分析”的核心邏輯與底層邏輯。若只看前者忽視后者,很可能人云亦云、不明所以,甚至作出不利于自身利益的決策。
乍一看,要不要提前還房貸的決策依據很簡單,即“貸款價格是否劃算”。但由于人們對“劃算”的判斷標準不一,觀點分歧持續(xù)存在。有人認為,目前的資金價格較為“劃算”。一方面,去年以來,與99%房貸利率掛鉤的5年期以上LPR已實際累計下行45個基點,存量房貸利率本就持續(xù)下行;另一方面,今年9月,“存量房貸利率調降”工作啟動,加之“認房不認貸”政策落地,部分購房者的二套房轉為首套房,利率降幅較大。持反對意見的人則認為,利率雖然降了,但依然“不劃算”。拉長時間軸,假設貸款期限為25年,借款人需償還的利息總額并不少,有些甚至接近貸款本金總額。
細分析,要不要提前還房貸的決策依據并不簡單,其背后涉及名義利率、實際利率的比較,不同時期、相同數量人民幣的購買力對比,個人收入將隨著時間推移如何變化,以及如何統(tǒng)籌撫養(yǎng)子女、贍養(yǎng)父母、醫(yī)療養(yǎng)老等一系列綜合問題。
金融學者普遍認為,貸款是“福利”,這句話或許有“王婆賣瓜、自賣自夸”的嫌疑,但也有一定的經濟學道理。人們之所以對“貸款價格是否劃算”存在爭議,是因為混淆了名義利率與實際利率,即“看得見的”與“看不見的”。簡單來說,目前貸款執(zhí)行的利率均為名義利率。名義利率經過通貨膨脹矯正,就得到了實際利率。假設貸款的名義利率為8%,通貨膨脹率為3%,實際利率就是5%,若存在通貨緊縮,則實際情況反之。
厘清了名義利率、實際利率概念后,再分析今年的100萬元貸款在25年后相當于多少錢。經濟學家給出了這樣一個公式:用2023年的100萬元乘以2048年物價水平與2023年物價水平的比值。當然,人們只能通過這個公式進行趨勢性預判,較難得出精準數值,不僅因為人們難以精準預測2048年的物價水平,也因為長時間內存在諸多不確定因素。
此外,借款人還需研判自己的收入走勢。根據經濟學原理,通貨膨脹不利于固定收入群體,但對變動收入群體的影響較小,因為后者的貨幣收入通常會走在價格水平、生活費用上漲之前。由此可見,如果借款人未來的收入走勢是逐年增加且增幅較大,加之存在通貨膨脹,不提前還款或許是一個更好的選擇,固定收入群體則反之。
分析“如何還房貸”的核心邏輯,并不是要求借款人必須提前還款,或者必須不提前還款,而是為借款人提供一個理性分析問題的工具。借款人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綜合考量突發(fā)事件儲備、撫養(yǎng)子女、贍養(yǎng)父母、醫(yī)療、養(yǎng)老等因素,作出最適合自己的決策。最后要強調的是,若合同沒有禁止提前還房貸的約定,提前還款是借款人的合法權益與選擇,商業(yè)銀行不得人為設置障礙,借貸雙方應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協(xié)商解決相關事項。郭子源
(責任編輯:董萍萍 )相關知識
弄清楚“如何還房貸”的核心邏輯
注意,你的這個選擇將影響以后月供!
樓市過去的邏輯不好用了?第四季度,可以重點關注這些城市!
上海樓市:環(huán)滬概念70%都是坑,應該如何買?記住一個邏輯就對
提前還一部分房貸月供有變化嗎
延期還房貸真的“暖心”嗎?細品銀行措施背后的“潛臺詞”
LPR迎史上最大降息 你的房貸少還多少
LPR迎史上最大幅度降息 你的房貸少還多少?
為什么提前還房貸的人越來越多了?
提前還房貸被罰款?房貸出手前必知這些法律常識!
推薦資訊
- 1起底明園集團:李松堅與凌菲菲 4374
- 2北京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乎意 4166
- 3華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717
- 4為什么進戶線要用鋁線 2813
- 5杯子送人有何忌諱嗎 男人送女 2481
- 6用心服務筑就每一份美好 2352
- 7安吉云上草原售樓處電話&md 2162
- 8菏澤輕軌線路圖已出?看看是不 2023
- 92020年竟有農村拆遷補償4 1932
- 10探索現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