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期巨量土地供應潮,來了
文 | 地產八卦女 陳慶
01
還記得曾說過,在集中供地之前,開發(fā)商群體里流行一個“3.30定律”。所謂“3.30定律”是指,許多開發(fā)商都會搶在3月30日以前拿地,以增加年度業(yè)績。
對此,從一季度的全國土地出讓結果來看,330定律還是有效的——根據中原地產研究中心統(tǒng)計數據顯示,截至3月31日,50城賣地7020.99億,同比增26%,刷新歷史新高紀錄。
▲具體來看,50城中,一季度,上海賣地超900億,收入最多;杭州緊隨其后,賣地超700億;廣州賣地超300億,居第三名。在賣地收入增速方面,無錫增速最快,同比增長5292.97%。(數據來源:中新經緯)
一季度土地如此放量,顯然,一方面有城市輪動原因和經濟復蘇原因,開發(fā)商資金面相對寬松,于是吃準后市,開春賭一把;
另一方面,也有政府調控原因,如上海、杭州,面對不斷緊逼的房價,不得不在土地端敞開供應。
目前看,中國大部分城市土地出讓已經逐漸恢復到了疫情前的平均水平,不僅房企需要積極補庫存,地方政府也需要加大力度出讓土地填補收入。
02
既然一季度土地出讓已經放量,那么,等到四五月份集中供地以后,巨量土地供應潮,還會持續(xù)嗎?
對此,從當前各熱點城市的反應來看,廣州、北京、天津、杭州、無錫、南京、合肥、濟南、成都、鄭州、蘇州、廈門等15個熱點城市明確將在4-5月開啟集中供應土地,并陸續(xù)發(fā)布了土地出讓計劃。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些城市中,北京、廣州等城市,第一次供應面積就非常大,跟去年全年相比,居然占到了50%以上。
▲數據來源:CRIC
除此之外,合肥最新政策規(guī)定,今年土地出讓不少于9000畝,杭州計劃今年供地10600畝,其中首次集中供地面積達4500畝;深圳今年計劃供地3.6平方公里,也就是5400畝,雖然與去年相比持平,但考慮到深圳人多地少,仍然能夠保持5400畝的供應量,已經算是很給力的了。
▲由此,首次集中供應就是帶量供應,這意味著,最近半年時間內,巨量土地供應潮已經來襲。
為什么說是最近半年時間內呢?因為大多數城市首次帶量供應,遠超全年土地出讓的三分之一,從而在短時間內形成巨量;而對于這些城市而言,在過去沒有集中供應的時代,土地量價整體呈現W型,第二季度和第四季度為成交量價峰值。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首次土地集中出讓占全年比值雖高,但就絕對值而言,并沒有太大提高。
例如深圳今年預期出讓面積,仍然與去年持平;杭州去年出讓了12468畝土地,今年預計出讓10600畝,相比去年還少了將近2000畝。
03
在短期內面對如此巨量的土地供應,不少人心里會打鼓,這么多土地一旦變成房子再上市,會扭轉樓市預期嗎?
對此,有人認為,政府大規(guī)模出讓土地,是為了對抗輸入型通脹。土地出讓后大規(guī)模建房子,無疑將吸納大筆熱錢,從而穩(wěn)定物價和房價。
而對于土地出讓是否會刺激樓市炒作熱情,其實并不需要擔心。最典型的莫過于北京,現在北京樓市基本上都是明牌了,土拍的溢價率連10%都不準超過,土地溢價和新房溢價率仍舊管控很嚴。
由此,從這方面看,這一次土地供應潮,價格方面應該很“親民”,對于熱點城市來說,巨大供應并不會導致房價下跌,而是起到平抑房價的作用。
但是,對于部分炒作過熱的城市而言,如有巨量供應很明顯會降低樓市熱情。
例如合肥,2019年,合肥共出讓13663畝土地;2020年,合肥土地出讓銳減至7293畝地,其中居住用地僅為6665畝,毫無疑問,土地端的緊縮是推漲合肥的一大原因;2021年,合肥預計不少于9000畝,相對于2020年,供地明顯增多,顯然也會抑制樓市熱情。
04
說實話,政府賣地收入,屬于非稅收入里的一種。對于一個城市而言,土地出讓收入是政府非稅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一般公共預算里的稅收收入,才是一個城市財政健康的重要標志。
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去看一座城市的未來,并非只是簡簡單單的看城市的gdp,還要看這個城市是否能賺錢,稅收收入是否充足。
這就意味著今后大家買房時,選擇城市變得無比重要。
例如,十年前,假設我們在廣州和深圳間選擇,你會選誰?長期以來,廣州的GDP一直高于深圳,廣州是毋庸置疑的珠三角老大,直到2017年,深圳gdp超過廣州,但超的不多。而2017年,深圳一般公共預算收入是3000多億,廣州才1500億。
因此,進入現有階段,買房,不止要關注土地出讓金這樣的非稅收入,也不止要關注gdp,關注稅收收入同樣是一個重要指標。
當然,由于疫情直接沖擊稅源,地方稅收收入下滑明顯,部分地方政府依靠加強土地出讓等非稅收入征收,來彌補稅收減少的影響。
▲2020年中國重點城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結構分析。來源:搜狐城市制圖
從上圖可知,2020年,在疫情的打擊下,稅收收入同比增長的僅有15座城市,其中杭州、溫州、金華三市稅收收入維持高速增長,這意味著這三個城市去年經濟未受大的影響,房價因此上漲火熱。
與此同時,有21座城市非稅收入實現正增長,其中12座城市同比增幅突破10%。這意味著這些城市在疫情期間受到的影響較大,土地出讓也因此較多。
那么今年呢?有多少城市非稅收入正增長?其實上文說了,目前是短期巨量土地供應潮,一年只有這么一波,就絕對值而言,這一波土地出讓潮,對2021年全年的非稅收入貢獻不大。
關于地產,希望能與大家有更多交流。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地產八卦女。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相關知識
短期巨量土地供應潮,來了
土地供應制度巨變,開發(fā)商資金鏈再受挑戰(zhàn)
上海加大土地供應力度 房企迎來布局窗口期
上海加大土地供應力度,房企或迎布局最佳窗口期
供應跳水 土地集中開拍
加快土地供應、緩繳土地增值稅 上海多舉措助力地產復工
重新定義家居行業(yè)效果營銷,巨量引擎“智推家”上線
同策研究院:3月全國土地供應呈上升趨勢 成交情況漲跌參半
土地供應力度加大 房企“搶地”積極性高漲
巨量引擎房產生態(tài)大會將啟,智鏈一體化探索房產營銷新可能
推薦資訊
- 1起底明園集團:李松堅與凌菲菲 4366
- 2北京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乎意 4153
- 3華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717
- 4為什么進戶線要用鋁線 2808
- 5杯子送人有何忌諱嗎 男人送女 2481
- 6用心服務筑就每一份美好 2352
- 7安吉云上草原售樓處電話&md 2162
- 8菏澤輕軌線路圖已出?看看是不 2023
- 92020年竟有農村拆遷補償4 1932
- 10探索現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