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觀察 | 房企“卸載”房地產,可行嗎?

曾經一度超越萬科的頭部房企綠地控股(600606,股吧)于11月12日公告稱,公司所屬行業(yè)類別已由“房地產業(yè)”變更為“土木工程建筑業(yè)”。

此前的10月22日,許家印在恒大集團復工復產專題會上透露,將大幅度壓降房地產開發(fā)建設規(guī)模,10年內實現向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的轉型。

更早之前的9月1日,貴州第一家上市房企中天金融(000540,股吧)公告,計劃將中天城投的100%股權以180億元出售給佳源創(chuàng)盛。如果該筆交易成功,則意味著深耕貴州43年的中天金融將正式退出地產,轉向金融行業(yè)。

地產“困局”之下,雖然綠地的轉型或許有一定借鑒意義,但并不能普遍適用于行業(yè)。近年來綠地的基建等非房地產業(yè)務占比不斷提升,今年上半年其基建產業(yè)收入已占集團總收入的55.65%。

事實上,前些年也曾有多家房企對多元化布局進行了諸多探索,或成效不佳,或以失敗告終。畢竟,新賽道同樣也是新考驗。

另一方面,在“房住不炒”“三道紅線”的大環(huán)境下,未來地產行業(yè)或面臨新一輪優(yōu)勝劣汰,就算是一些國企央企房企,近期也在通過“賣資產、賣項目、賣股權”等方式進行“回血”。

如華僑城從9月開始連續(xù)掛牌了旗下9個公司股權,僅披露轉讓的底價就已超過30億元;中國金茂則在11月16日出售青島中歐國際城項目的90%股權予青特集團,獲得25.81億元資金。

此外,中交地產(000736,股吧)、光明地產(600708,股吧)、華潤置地、上海城開、上海地產、招商蛇口(001979,股吧)、保利置業(yè)等國企也在近期多有掛牌轉讓旗下公司股權的行為。

從實際的結果來看,這些操作不是為了融資,就是為了調整資產結構,借以出清“劣質”資產。

事實上,在樓市普遍降溫疊加多地預售監(jiān)管資金政策趨嚴等因素下,銷售端遇阻使得房企的現金流時刻都在面臨著考驗。而及時出售一些開發(fā)周期長、地段不佳及對資金要求比較高的項目,可以有效地充實現金流,這也是大多數房企目前正在做的事情。

雖然自10月份以來各監(jiān)管部門頻繁釋放出融資放松的信號,很大程度上提振了市場信心。尤其是11月9日中國銀行(601988,股吧)間市場交易商協(xié)會舉行房企代表座談會以來,數十家房企共在銀行間發(fā)債達數百億元,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發(fā)債房企大多是國企或央企。

11月16日,萬科集團總部在內部發(fā)布倡議書,要求“節(jié)衣縮食”和打造“戰(zhàn)時氛圍”?;蛟S從萬科的角度出發(fā),感受到這一次的房地產行業(yè)冬天可能會比較漫長,房地產行業(yè)短時間內或許很難有翻身機會。

不過,或許像某業(yè)內人士所言,“房地產就像一座圍城,里面的人苦不堪言,外面的人卻都想進來”。與房企不斷轉型、甩賣資產相反的,則是一些互聯網巨頭相繼入局房地產行業(yè)。

如字節(jié)跳動自今年開始加速布局房地產業(yè)務,先后通過成立新公司、收購股權、變更經營范圍等方式,擁有了8家具有房地產經紀業(yè)務的公司。10月25日,快手也宣布入局房地產行業(yè)。

而此前,阿里、京東、小米等互聯網巨頭已經進軍房地產。甚至就在前幾日,服飾企業(yè)波司登、鴻星爾克也被傳進軍房地產行業(yè),相關消息還沖上微博熱搜。

這些互聯網巨頭的入局能為房地產行業(yè)帶來什么?顯而易見,是流量和數字化。不過,從當下大環(huán)境上看,如今的房地產市場,寒風凜冽,互聯網大佬入局,能否分到一杯羹還有待觀察。

(鎂刻地產原創(chuàng),喜歡請關注微信號meikedichan)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責任編輯:徐帥 )

相關知識

記者觀察 | 房企“卸載”房地產,可行嗎?
年報觀察|2020年TOP50房企管理費如何變化?
惠譽下調融信中國評級 多家房企仍列觀察名單
卡塔爾世界杯主體育場主體鋼結構成功卸載
上半年房地產投資轉正 下半年走勢待觀察
房地產萬億債務懸頂,擠泡沫政策“一錘定音”,哪種“素質”房企值得關注
房地產有息負債增速或降至5.7% 綠檔房企1元負債可換3元銷售
記者觀察|快過年了,聊聊地產人的年終獎……
2020年房企財報觀察:告別高速增長 房企普遍追尋穩(wěn)健財務及質量增長
房企評級遭遇下調風暴 背后“導火索”揭開 行業(yè)期待政策轉向

網址: 記者觀察 | 房企“卸載”房地產,可行嗎? http://www.qpff.com.cn/newsview105518.html
所屬分類:行業(yè)資訊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