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現領:中介費率的事實和邏輯
中介的費率問題一直以來都是市場和行業(yè)爭議的焦點問題之一,也是消費者和政府共同關注的問題。
那么,如何理性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呢?討論費率問題應該有哪些基本的邏輯呢?
一、費率的高低
從事實層面看,不同國家的中介費率存在非常顯著的差異。美國、日本、中國臺灣的費率達到6%,這屬于高費率國家或地區(qū);阿根廷5%、德國4%、加拿大3%,這屬于中等費率國家;英國和澳大利亞2%、中國香港2%、中國大陸平均不到2%,屬于低費率國家或地區(qū)。
由此可見,中國的費率不但不高,且屬于最低的國家之一。
二、費率的折扣
(名義費率與實收費率)
費率有兩種含義:一種是對外的名義費率;一種是實收的費率。
以美國為例,對外的名義報價是6%,這也是協(xié)會和官方建議的水平,但是實際收取過程中,一般都存在所謂的折扣,從數據上看,美國平均的實收費率為5.1%,存在0.9個百分點的折扣。
從中國的實際情況來看,不同城市的折扣率存在明顯差異,以南昌為例,名義費率超過2.5%,幾大頭部品牌的平均實收費率只有1.2%,小中介的實收費率水平則更底,甚至沒有底線。南昌屬于費率折扣比較嚴重的市場,背后的實質問題是:加盟主導,經紀人和店東不在服務品質上展開競爭,只在費率上競爭,低費率搶客是主流模式,低費率、低品質、店東和品牌主不投入、經紀人無底薪高提成、經紀人月均流失率超過13%、平均店效只有4-5萬,消費者、經紀人、店東、品牌主,所有各方均處于多輸狀態(tài),沒有任何一方獲益,這是最差的行業(yè)生態(tài)。
由此可見,關于費率,真正關鍵的問題不是它的高低問題,而是它的無底線、無秩序的惡性折扣問題。一二線城市的費率折扣雖然有所不同,但大部分都保持在30-50%之間。所以,中國的中介費率不僅低,而且是費率折扣最大。從這個角度看,對于政府或協(xié)會等監(jiān)管機構而言,真正好的政策是引導行業(yè)不要在費率的底線上競爭,而要在服務的品質上競爭,只有穩(wěn)定的、可預期的費率水平才能牽引經紀人的專業(yè)服務。
三、費率的支付方式
(賣方付傭與買方付傭)
全世界幾乎所有國家的中介費都是由賣方支付的,只有中國大陸,除了極個別城市(例如山東菏澤,中介費由賣方出),基本都是買方付傭,甚至曾經在上海、北京等高房價城市,買方還要替賣方交納一部分稅費,這極大地加重了買房的“感受負擔”,并導致極大的負面體驗。
之所以稱之為“感受負擔”,是因為:雖然中介費表面上由買方支付,但費用“隱含”在房價里,實際上,這個費用有多大比例由誰支付,則取決于市場熱度和雙方的Power。例如,市場供不應求時,Power在賣方手里,買方實際承擔的費用比例高;反之,當市場下行,Power轉向買方,雖然名義上還是買方支付了費用,但是部分中介費“隱含”在房價里,賣方必然會實際承擔一部分。
因此,從理論上,中介費到底應該由誰來付,沒有本質差異;然而從體驗感受上,賣方付費顯然要好很多,買方“感覺”更好(哪怕他實際承擔的比例高),這也是大部分國家采取賣方付費的出發(fā)點。
四、費率水平與社平工資的關系
可以用一個案例來說明這個問題(接近真實水平):假設一個中等房價和收入水平的二線城市,套均價150萬,名義費率2%,實收費率1.5%,那么平均而言,一筆買賣交易單的傭金收入等于2.25萬。當前幾乎絕大部分城市的經紀人產能為人均0.4單/月,因此可以計算出,經紀人的平均業(yè)績?yōu)?.25*0.4=0.9萬。按照一般的提成計算,經紀人的收入大概等于業(yè)績的50%,由此,經紀人的月收入為4500元,考慮到大部分二線城市的社平工資(可參照外賣、滴滴等行業(yè))大約為8000元左右。
因此。經紀人月收入大概只有社平工資的不到0.6倍(備注,同樣邏輯下的計算方式,美國等國家為1.5倍—2倍,這才能保證經紀人的品質和消費者的服務體驗),這個倍數根本不可能吸引優(yōu)秀的人才,甚至沒有辦法與外賣搶人(實際情況正是經紀人轉行做外賣,很少有外賣轉向做經紀人),這就是整個行業(yè)長期以來得不到進步,經紀人無法實現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的根本原因。
同時考慮到中介行業(yè)的準入門檻很低,市場好的時候,準入速度大于交易增長速度,人均成交單量不容易提升;市場不好的時候,相比規(guī)范經營的連鎖企業(yè),大量的夫妻老婆店經營成本更低,經紀人無底薪無社保,因此,它們的退出速度更慢,市場不容易“出清”。
這兩方面綜合在一起的結果就是經紀人的人均單量不太可能有明顯提升,中國大陸的平均產能是人均5單/年,美國也大致如此,全世界也基本如此,這是一個普遍現象。
綜合而言,中介行業(yè)只有一個正反饋的恒等式:
合理的名義費率+更低的費率折扣
+引導性的賣方付傭+經紀人準入門檻
=服務的品質=消費者體驗。
. 相關閱讀 .?
楊現領:渡過市場的回落期
楊現領:我們的共同信仰
中介公司穿越周期的“十大策略”
(責任編輯:蒲莎莎 )相關知識
楊現領:中介費率的事實和邏輯
房地產調控不放松 貝殼市值半年腰斬
中介虛驚
房產中介行業(yè)進入調整期 2021年或是規(guī)模頂點?
房產中介的辛酸與無奈
簡接工程費的組成 費率計算方法
“全民經紀人”模式遭中介抵制 房企需要怎樣的營銷邏輯
賣房子也要交中介費了?有城市開始實施了,啥情況?
賺了21萬傭金,還吃掉60萬差價,房產中介“神操作”栽了:倒賠120萬!
仍有房產中介暗箱操作,助推信貸貸款違規(guī)流入樓市
推薦資訊
- 1起底明園集團:李松堅與凌菲菲 4366
- 2北京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乎意 4153
- 3華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717
- 4為什么進戶線要用鋁線 2808
- 5杯子送人有何忌諱嗎 男人送女 2481
- 6用心服務筑就每一份美好 2352
- 7安吉云上草原售樓處電話&md 2162
- 8菏澤輕軌線路圖已出?看看是不 2023
- 92020年竟有農村拆遷補償4 1932
- 10探索現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