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廣深差距在縮小,雙城聯動可期

文|安十一

來源|城市戰(zhàn)爭

千呼萬喚始出來!

2月2日,深圳交出了2020年的經濟答卷,全年生產總值為27670.24億元。至此,中國(內地)經濟四巨頭座次排定,依然是上海、北京、深圳、廣州。

但繁華之下,暗流涌動。深圳答卷背后,還有很多有趣的新氣象、新變化。

01

深圳的活力

據深圳市政府新聞發(fā)布會,2020年深圳地區(qū)生產總值為27670.2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即扣除價格變動因素之后的實際增速),同比增長3.1%,比全國、廣東全省均高出0.8個百分點,同時還是一線城市中最高。

至此,深圳連續(xù)五年(自2016年)穩(wěn)坐我國經濟第三城寶座,與第2名北京差距8432億元,超過第4名廣州2651億元。也有報道指出,近日出爐的第四次經濟普查顯示,實際上深圳在2012年已超過廣州。

長遠來看,深圳表現持續(xù)優(yōu)秀?!笆濉逼陂g,深圳地區(qū)生產總值從1.84萬億元提高到2.77萬億元,5年跨越9個千億臺階,年均增長7.1%,高于全國和全省同期增速1個百分點以上。

仔細來看深圳的成績單,三大產業(yè)方面,深圳的第一產業(yè)增加值為25.79億元,同比下降3.1%;第二產業(yè)增加值為10454.01億元,同比增長1.9%;第三產業(yè)增加值17190.44億元,同比增長3.9%。

截至2020年末,深圳市第一、二、三產業(yè)增加值比例為0.1:37.8:62.1。相比上一年,第一產業(yè)、第二產業(yè)比重分別不變或下降,第三產業(yè)增加值比例則從60.9%增至62.1%。

相比北上廣,深圳的三產比重一直是最低的,工業(yè)城市的底色更明顯,但從去年的數據來看,第三產業(yè)的韌性更強,其占GDP的比重也表現出上升趨勢。

消費方面,2020年,深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為8664.83億元,同比下降5.2%。

進出口方面,深圳成績領先全國。據海關統計,2020年,深圳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3.05萬億元,同比增長2.4%。其中,出口總額為16972.7億元,同比增長1.5%,創(chuàng)下內地城市出口“28連冠”新成就;進口總額為13529.9億元,同比增長3.6%。

公共預算收入持續(xù)增加中。2020年,來源于深圳的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9789億元,同比增長3.9%。其中,中央級收入為5932億元,同比增長5%;地方級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為3857.39億元,同比增長2.2%。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為4177.72億元,同比下降8.2%。

本外幣存款方面,截至2020年末,深圳市金融機構(含外資)本外幣存款余額突破十萬億元,達到101897.31億元,同比增長21.4%。

02

廣州的韌性

隨著深圳交卷,廣東省的經濟成績排名塵埃落定。除了深圳連續(xù)五年穩(wěn)居內地經濟第3城這一亮點,還有一個亮點。

你知道2020年廣東省GDP增量哪家最大么?不是總量最大的深圳、也不是后起之秀的東莞、佛山,而是“老大哥”廣州。

圖片來自網絡,僅供參考

2020年廣州的GDP增量全省最大,同時也是一線城市中最大,為1390.51億元(統計局重新核算為1173.51億元),而深圳增量為743.15億元。兩個城市的GDP差距從2019年的3299億元,縮小2651億元。

另外,從實際增速看,深圳高于廣州,但從名義增速(忽略價格變動因素)看,廣州達到5.88%,而深圳為2.76%,比廣州慢三個百分點。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么廣州能夠在2020年滿血復活?我認為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調整,據媒體報道,今年1月初,國家統計局發(fā)布了關于2019年國內生產總值(GDP)最終核實的公告。2019年國內GDP最終核實數為986515億元,比初步核算的990865億元少了4350億元。

廣州呢?不降反增。經最終核實,廣州2019年GDP現價總量為23845億元,比初步核算后公布的數據23628億元高出217億元。也就是說,廣州2019年的GDP被低估了,今年重估之后,又加上去了。

第二個原因是產業(yè)結構的韌性。2020全球經濟受貿易摩擦和疫情雙重影響,廣州經濟展現出十足的韌性。從產業(yè)結構來看,廣州以生產性服務業(yè)為主導,抗擊打能力足夠強,相比工業(yè)經濟占主導的深圳更有優(yōu)勢。

其實除了GDP,2020年廣州還有多項經濟指標逆勢而上、驚艷全國:白云機場客流吞吐量首次問鼎全球第一,廣州南站旅客到發(fā)量蟬聯全國第一,汽車產量全國第一,地鐵客流量晉級全國第二,快遞業(yè)務量、快遞業(yè)務收入均居全國第二。

這些數據都可以和GDP的強勢復蘇相互映照。

第三個原因是“念念不忘、必有回響”。2020年開始,廣州布局多年的新產業(yè)、新動能進入了收獲期。

5年前,廣州多處播種的新城聚落們——琶洲、金融城、知識城、南沙等產業(yè)新城,終于要開花結果了。2020年,琶洲寫字樓開始集中交付、金融城也解除限高正式復工,一切都在蓬勃向好中,持續(xù)向廣州輸送生產力。

這種新產業(yè)、新動能的收獲感,還能從資本市場上找到呼應。

2020年,來自廣州的不少新興企業(yè)開始在資本市場嶄露頭角,包括造車新勢力小朋汽車、在線音頻第一股荔枝科技、化妝品電商完美日記、新零售名創(chuàng)優(yōu)品都是2020年成功IPO的。

2020,廣州至少新增了22家上市公司,境內外上市公司累計201家,累計融資約5000億元,最新總市值約3.8萬億元。廣州總市值同比增加1.02萬億,增量排名第五,增幅在一線城市中排名第一。

03

廣深雙城聯動可期

近兩年來,廣深“雙城聯動、比翼雙飛“是粵港澳大灣區(qū)的一個重要議題。

2020年12月18日,廣東省人民政府發(fā)布《中共廣東省委關于制定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第十四個五年規(guī)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建議》提到,以支持深圳同等力度支持廣州建設國際大都市,并提出支持廣州強化省會城市功能,推動國家中心城市和綜合性門戶城市建設上新水平。

在此意義上,廣州有望跟上近幾年全國強省會崛起的新浪潮,與深圳攜手前行,實現雙城聯動、比翼雙飛。

相關知識

快看!廣深差距在縮小,雙城聯動可期
廣深“雙城聯動”加速,共建軌道上的都市圈!
30省份三季報:粵蘇、魯浙總量差距縮小 25省份正增長
成渝雙城經濟圈聯動長三角 破題建設用地指標跨省交易?
粵提高城鄉(xiāng)低保最低標準 廣深最低為每月1087元
新浪家居#特別策劃#|我們在北上廣深 選擇居住還是生活?
廣深門戶時代!恒大陽光半島首期30萬起,火爆入市
廣深牽頭,在大灣區(qū)“劃個圈”
廣佛新城臨廣深片區(qū)“功能性擴容” 或成規(guī)劃趨勢
寶安機場?白云機場全程20分鐘!廣深第二高鐵來了!

網址: 快看!廣深差距在縮小,雙城聯動可期 http://www.qpff.com.cn/newsview7796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