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最好別買公寓

文|內幕君

半個月前,博鰲21世紀房地產論壇上,萬科集團高級副總裁張海公開一組公司內部數據:

2019年以女性名義購房的套均總價為174萬,超過男性的173萬。

張海覺得,這說明女性的話語權越來越大,越來越有錢,也說明女性的獨立意識變得更強了。

居理新房大數據顯示,2019年全國范圍內,男女購房(新房)用戶比例基本持平,分別達到51%和49%。在北上深,女性購房比例甚至超過男性。

而58同城、安居客發(fā)布的《2020年女性置業(yè)報告》顯示,有81.7%的女性受訪者計劃在5年內置業(yè)。這也符合狗蛋一貫的判斷:

中國女人越來越喜歡買房了。

特別是黃金單身女青年。

“營銷老狗”狗蛋服務過很多女性客戶,他說,相對而言女客戶更感性,買房買個開心、買個安全感、買個獨立的不在少數。

而感性往往容易被突破或者操縱。

這也使得一些女性在購房時,觸雷而不自知,比如亂入公寓。

1

英國女作家、二十世紀現代主義與女性主義的先鋒——伍爾芙有一個著名的觀點:女人的獨立從擁有自己的房間開始。

隨著時代巨輪推著物質生活向上攀爬,伍爾芙的觀點也被升級了:

二十一世紀,女人的獨立從擁有一套自己的房子開始。

主要是被賣房營銷升級的。

昨天七夕,狗蛋在朋友圈刷到各種賣房廣告,其中一條,四行文案:

最好的禮物只有自己能給

女孩子一定要有套SOHO

婚前自住,婚后收租

他不養(yǎng)你,它養(yǎng)你?

狗蛋一口老狗血差點噴出來。

鼓勵(慫恿)女性買房的朋友圈廣告,狗蛋見多了,但臉不紅心不跳忽悠人買公寓產品,還是十八線項目,他還是頭一回見。

我說,那是你狗眼看人“低”了。咱看過更惡臭的文案——《為什么女孩子一定要買公寓》,他們列出一堆夸張到荒唐的理由,比如:

男女交往過程中,女孩子有一套自己的公寓,可以提高自身價值,男方會高看你一眼。

狗蛋說,這瞎扯淡嘛不是,按照這個邏輯,我買住宅它不香嗎?男方不僅高看,指不定還能跪下喊聲“女皇萬歲萬歲萬歲”了。

一看狗蛋就是個實在人,不懂忽悠。

人家惡臭文案又說了,“如果買住宅,特別是大套住宅,會給男方造成交往壓力,不利于修成正果”。

“再一方面,婚前買住宅婚后買房算二套,首付比例高。買公寓的話,結婚可以當嫁妝,還不影響購房資格?!?/p>

狗蛋眼界大開,什么時候開始,未婚女性買房得顧及男方的感受了?

男人婚前買房體現能力,女人婚前買房(住宅)是制造壓力。都21世紀了,還有人想把女性的靈魂豢養(yǎng)在“南拳”的牢籠里,巴不得她們的價值觀裹小腳。

2

這些近似于營銷PUA的說辭,大概能鼓動一番。

但真正能讓女性買單的,還是那些直擊感性面的套話。

電視劇《三十而已》里,30歲的王漫妮搬過很多次家,她說,我來這座城市八年了,擁有的只是個飲水泵,讓人負擔不起的不是這些東西的價格,負擔不起的是帶它們一起搬家。

現實中,多數在一二線城市打拼,到了一定年紀的女性也面臨王漫妮式的困擾:沒有房就沒有安全感。

說是追求安全感也好,謀求獨立也罷,單身女性為自己買房已成趨勢,能者居之,這本身無可厚非。只是有些女孩子因感性入了公寓,怪可惜。

狗蛋親妹、買包狂魔丫蛋說,“一套房等于100個包,忍一忍就有了”。

問題來了,多數普通女性就算“忍下”100個包,也換不到一套房,因為她們不像丫蛋,買的包包都是萬元款。

所以,公寓這種產品走紅了。100個千元包包的代價就能買到。

”低門檻安家”,“買公寓當房東”,“一人兩層三餐四季”……這些廣告語像夏日涼風直抵人心。

很多公寓會打造成loft,相信“顏值即正義”的女孩兒一瞧,那種心動的趕腳,就像郭襄“風陵渡口初相遇,一見楊過誤終生”。

這時候,住慣平層的女孩們開始想象:一層宜靜,一層宜動,樓下睡貓樓上睡人,簡直不要太愜意。

就算不是loft,公寓產品也會通過浪漫、文藝的裝修營造,使得你意亂情迷。

宣傳時,再給你來段張愛玲的公寓故事,把張愛玲的話搬出:公寓是最符合理想的逃世地方......在鄉(xiāng)下多買半斤臘肉便要引起許多閑言閑語,而在公寓房子的最上層,你就是站在窗前換衣服也不妨事。

生活好一副歲月靜好的樣子 。

但現實就喜歡把謊言戳破了給你看。

3

上海靜安區(qū)常德路上,有一棟8層高,有著80多年歷史的老建筑。

這棟老建筑原名叫愛林登公寓,后來改名常德公寓,張愛玲在這里前后住了5年多,寫下《封鎖》《紅玫瑰與白玫瑰》《金鎖記》等名篇。

上世紀40年代初,在滿目平房的上海,常德公寓是為數不多的高樓。那時候,站在窗前換衣服確實不礙事。

現在,不拉窗簾站窗前換衣服試試。那狹窄的樓間距,對面樓可能投射過來的無數雙眼睛,分分鐘教你做人。

張愛玲筆下的避世公寓可不是如今開發(fā)商廣告里的公寓。

常德公寓的調性高得多,原為意大利房產,開發(fā)商和設計師都是意大利人,住在里頭的多為社會中上層人士。

公寓每一層都鋪設木地板,房內有壁爐和熱水汀,臥室還帶衣帽間,獨立衛(wèi)生間、保姆房、廚房一應俱全。

張愛玲在摩登公寓里閑適地喝茶、讀書、寫字,那是真正的考究、有態(tài)度的生活方式。

說句扎心的話,那時候的公寓是為有錢人準備的,現在的公寓是為沒有錢的人準備的。

現在說的公寓,通常指只有40年或50年產權,土地性質為商業(yè)的偽住宅產品,因為總價低、購房門檻低,從而受部分被房價擠壓的剛需客以及追求買房獨立的女青年青睞。也有投資客沖著“不限購”去掃貨,買來再轉租給剛需。

買公寓不好,已經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沒學區(qū)、商業(yè)用水用電、居住體驗差、轉手稅高等等壞處,無需贅言。

學區(qū)這點,有些人會杠。

——可以通過其它方式讀書,或者我未婚要學區(qū)作甚?

有一天,你可能會結婚。

———那就賣掉公寓換住宅。

到時候,多半要為“ too young,too simple”買單,公寓流動性差不是危言聳聽。誠實的中介會告訴你一個現實:

再破的住宅都有人買,再好的公寓都不好賣。

公寓通常一層N多戶,鄰居三天換一茬,住戶人群的復雜性大大超乎想象。搞按摩、做美甲、開旅館……,運氣好的,能在一層樓內閱盡人間百態(tài)。

有回狗蛋想體驗公寓旅館,特意選擇了開在高級公寓內的。那天夜里,月亮垂落半天,狗蛋被隔壁一陣嚶嚶啊啊的聲音吵醒。

第二天,旅館老板替他解惑,說鄰居在夜場上班,有時回家會加個班。

4

狗蛋說,公寓給窮人準備的說法不對。

“你看深圳灣1號,一平23萬,貴過深圳99%的住宅?!?/p>

有錢可以任性,這點我們必須承認,而越是窮越不要觸碰公寓。最關鍵的原因是,絕大多數公寓的抗風險能力太差。

都知道,房子除了住,還有金融屬性。狗蛋敢說,99%的普通人買房,都會想到利用其金融屬性來抵御可能發(fā)生的生活危機,比如突發(fā)重疾、創(chuàng)業(yè)失敗。這時候房子就是最厚實的保障。賣了房還是一條好漢。

但公寓在這方面明顯是個弱雞。

同地段的住宅,價格漲一倍,抗風險的能力就翻一倍,公寓沒升值還賣不動,風險面前,它“偽投資產品”的一面暴露無遺。

別信什么“買公寓當房東,低投入高收益”,租金回報率連銀行理財都跑不過。首付5成的資金沉淀著的公寓,跑不贏通脹也不稀奇。

狗蛋一個牌友,六七年前在廈門島外投資10套復式公寓,公寓挨著地鐵口,又是一線海景,所在位置和市區(qū)也就一橋之隔,看著各方面條件都不錯。

那時候地鐵規(guī)劃中,狗蛋牌友賭定,等個5年地鐵建成,房子肯定漲價。

當時他2.4萬一平買入,現在地鐵開通半年,他的房子沒漲反跌。鄰居們賣房,2萬一平都在掛。而周邊的住宅翻漲不止1倍。

那個小區(qū)在貝殼掛牌出售的房源,目前有324套。無限的競爭對手搶奪著有限的目標客群,賣不上價是必然。

女孩子就別學狗蛋牌友了,在自身抗風險能力不強的情況下,Duck不必再去握一個燙手山芋。這句話也值得所有普通購房者細品。

5

去某乎上搜:買公寓后悔嗎,高贊的幾條都在說,不后悔,真香。

有的回復說,“女孩子25歲前努把力,爭取首付買個公寓,40年產權住到65歲也挺長了,65歲之后的事之后再說。如果30歲還沒結婚,就一人一貓定居下來,裝個投影儀,飯后挑部電影看,一個人的日子挺滋潤”。

這一看就是沒經歷過社會毒打,買40年產權公寓,入住時還剩35年產權就不錯了。

也有答主很理性,覺得說“真香”的那些,多是沒經歷過從買公寓到持有到交易,再到換房整個過程,體驗不完整的主兒。隨著時間的推移,心態(tài)恐怕會變。

如果覺得以上所說都無所謂,也可以付點試錯成本,在決定買公寓前,先去開在公寓里的短租旅館試住半個月。有人喜歡loft,去試住之后改變了主意,因為:

夜里起床尿尿,梯子爬上爬下真的很不方便。

(責任編輯:常丹丹 HO016)

相關知識

女孩子,最好別買公寓
七八層的房子好嗎?哪些樓層的房子最好別買
形容女孩子穿婚紗的樣子 對于女孩子來說婚紗是什么
適合女孩子的名字 女孩子怎么富養(yǎng)
上海樓市:買房建議買普通住宅,無論自住、還是投資都是最好的選
和女孩子約會怎么安排 和女孩子約會應該注意哪些
買公寓?我勸你還是算了吧
怎么和女孩子聊天 嘴笨的人如何和妹子聊天
上海樓市:當下市場別亂買,這種樓盤小心被套
買公寓好不好?買公寓要注意些什么問題?

網址: 女孩子,最好別買公寓 http://www.qpff.com.cn/newsview43777.html
所屬分類:行業(yè)資訊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