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南方北方都吃什么?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nèi)容或細節(jié)上的差異。隨著冬至到來,微博上餃子、湯圓之爭再起。

我國北方有吃餃子、餛飩的習俗,南方地區(qū)則會吃湯圓、冬至米團、長線面等。從網(wǎng)友的反饋來看,部分地區(qū)還會吃羊肉,燒臘等食物。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qū),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這天要吃餃子因為餃子有“消寒”之意,至今民間還流傳著“冬至不端餃子碗,凍掉耳朵沒人管”的民諺。

吃湯圓也是冬至的傳統(tǒng)習俗,在江南尤為盛行。“湯圓”是冬至必備的食品,“圓”意味著“團圓”“圓滿”,冬至吃湯圓又叫“冬至圓”。民間有“吃了湯圓大一歲之說”。

按照江浙一帶的傳統(tǒng),冬至會舂糍粑,參與的人非常多,很隆重。在云南,冬至也有吃糍粑的習俗。而每逢祭祖或重大節(jié)日,或紅白喜事,都要做糍粑,因此,在老家把糍粑叫“大糍”,如今常見的湯圓就有些不屑的被稱做“小糍”。

制作前將糯米洗凈,放入飯甑蒸熟后,趁熱迅速倒進石臼,兩人或三人手握大木錘,不斷使勁地捶搗,另一人配合用手不停翻轉(zhuǎn),使之搗捶受力均勻。捶至粘糊、綿韌狀,趁熱快速用手捏出小塊狀,放入早已準備好的豆砂糖粉中隨心翻弄幾下,便可食用,其味清香撲鼻,味道極佳。

相傳漢代冬至已有“進酒肴,謁賀君師耆老”的習俗。宋、元以來,潮俗盛行吃甜丸。甜丸既是用糯米磨粉和水搓丸煮成的甜湯,是冬至日最具代表性的食品。冬至前,農(nóng)家主婦紛紛舂糯米粉(今多為機械輾制),有的互通有無,饋贈親友。

冬至這天一早,家中大人小孩往往圍坐在竹葫或大盤子四周,各自提取事前用糯米粉和水攪搓成的粉團,以兩只手搓成彈珠一樣的丸子,叫“冬至丸”。“冬至丸”象征著歲暮之際全家人圓圓滿滿。有的“冬至丸”還加以橙糕、瓜冊糖、豆砂等作餡料,俗稱“鴨母氽”,“冬至丸”可任意搓得大小不一參差不齊,取“公孫丸”好兆頭。潮汕有“冬至丸,一食就過年”的民諺,俗稱“添歲”,表示年雖還沒有過,但大家已加了一歲。家居 | 買房

相關(guān)知識

冬至南方北方都吃什么?吃餃子還是湯圓
冬至大似年,火星人集成灶陪你共享人間小團圓
英鼎·二十四節(jié)氣|冬至陽生春又來
冬至歸家,太力真空保鮮神器營造團圓之家
南方迎來普漲,北方集體下跌!反差為何這么大?
冬至到了,家里還沒這個可不行
南方過冬北方避暑是養(yǎng)老首選?想清楚,別給自己吃后悔藥
冬至到了,家里還沒這個可不行
博世熱力:“南橘北枳“ 集中供暖模式并不適合南方 壁掛爐才是出路
年味兒“走丟”了?齊魯糧油給你找回來!

網(wǎng)址: 冬至南方北方都吃什么?吃餃子還是湯圓 http://www.qpff.com.cn/newsview107650.html
所屬分類:品牌資訊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