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據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5月5日18時,為中國載人空間站工程研制的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搭載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和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在中國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點火升空。約488秒后,載荷組合體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的成功首飛,標志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第三步”發(fā)展戰(zhàn)略任務實施迎來“開門紅”,拉開了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階段飛行任務的序幕,為后續(xù)空間站核心艙、實驗艙發(fā)射奠定了堅實基礎。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以長征五號運載火箭為基礎改進研制而成,主要承擔著中國空間站艙段等重大航天發(fā)射任務。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全長約53.7米,芯一級直徑5米,捆綁4個直徑3.35米助推器,整流罩長20.5米、直徑5.2米,采用無毒無污染的液氧、液氫和煤油作為推進劑,起飛質量約849噸,近地軌道運載能力大于22噸,是目前中國近地軌道運載能力最大的火箭。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驗證了火箭總體方案、各分系統(tǒng)方案的正確性、協(xié)調性,突破了大尺寸整流罩分離技術、大直徑艙箭連接分離技術、大推力直接入軌偏差精確控制技術等一批新技術,為中國空間站在軌建造任務奠定了重要基礎。

據介紹,該型火箭于2011年11月立項,2018年11月完成了試樣研制。今年年初,執(zhí)行首飛任務的長征五號B遙一火箭完成了出廠前各項研制工作,于2月5日運抵文昌航天發(fā)射場。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進場以來,與先期抵達的空間站核心艙初樣產品等共同參加了發(fā)射場合練。3月下旬合練結束后,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全面轉入首飛準備。

此次任務搭載發(fā)射的新一代載人飛船試驗船,是面向中國空間站運營及未來載人探月需求而研發(fā)的新一代天地往返運輸器,本次任務將對飛船高速再入返回的防熱、控制、群傘回收及部分重復使用等關鍵技術進行驗證。柔性充氣式貨物返回艙試驗艙是中國新型空間運輸飛行器的試驗器,本次任務將對充氣展開式返回飛行器軌道再入關鍵技術進行驗證。按照飛行程序,試驗艙和試驗船完成在軌試驗后,計劃分別于5月6日和5月8日返回東風著陸場。

按計劃,中國空間站將于2022年前后完成建造,一共規(guī)劃12次飛行任務。此次任務后,中國將先后發(fā)射天和核心艙、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進行空間站基本構型的在軌組裝建造。這期間,中國規(guī)劃發(fā)射4艘神舟載人飛船和4艘天舟貨運飛船,進行航天員乘組輪換和貨物補給。目前,中國空間站核心艙已完成正樣產品總裝,問天實驗艙和夢天實驗艙正在開展初樣研制;空間科學應用載荷已陸續(xù)轉入正樣研制,執(zhí)行空間站建造階段四次飛行任務的航天員乘組已經選定,正在開展任務訓練。此外,中國第三批預備航天員選拔工作也將于今年7月前后完成。

據統(tǒng)計,自1999年神舟一號發(fā)射以來,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已先后組織實施16次重大飛行任務,全部取得成功。此次任務正值新冠肺炎疫情期間,為降低發(fā)射場區(qū)的輸入風險,工程借助航天云網等平臺,將所有集中采訪和發(fā)布活動改為線上進行,通過網絡會議、視頻采訪等形式,以實現“零接觸、零感染”目標。

此次發(fā)射的運載火箭及搭載的試驗船和試驗艙,分別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和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所屬的第二研究院抓總研制。這是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1次飛行。

(來源:中國新聞網)

相關知識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中國首次火星探測引發(fā)航天收藏熱
《貴州省長征國家文化公園條例(草案)》征求意見
好消息!蕪湖宣州機場預計年內建成 明年一季度完成首飛
玩轉Z世代營銷 2020年B站跨年晚會美的小家電成功“出圈”
海南加快布局發(fā)展航天深海高科技產業(yè)
西安龍湖·星圖|不負韶華,乘風破浪,航天城逐夢未來
【探秘延安紅街之三】 在延安紅街來一次“舌尖上的長征”
武漢快舟火箭產業(yè)園逐步投入運營 未來年產火箭20發(fā)
北斗全球系統(tǒng)星座部署提前半年完成

網址: 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成功 http://www.qpff.com.cn/newsview7695.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