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嚴打房產“騙購”行為 德信地產旗下項目踩雷
本報記者 劉頌輝 上海報道
“只要看中房子,可以花錢代辦社保,搞定購房資格……”這句出現在很多樓盤的營銷說辭,是房地產市場“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代表之一。
近日,有7戶家庭在杭州市余杭區(qū)一處樓盤進行線上登記買房時被房管部門檢查發(fā)現,提供的無房證明造假。該7戶家庭當即被取消搖號資格,并且一年內不能在杭州市內任何房地產項目參與搖號買房。
“當時是如何提交材料,是否還有其他機構參與,目前尚不清楚。只是被執(zhí)法人員查到了,未來一年肯定買不了房了,”8月18日,杭州市房產市場綜合管理服務中心一名負責人告訴《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7戶家庭已被列入黑名單,不管是購置新房還是二手房都將無法辦理購房資格審核手續(xù)。
資深地產觀察家、地產杭州客創(chuàng)始人李永生分析認為,自從遠洋西溪公館出現6萬人搖號搶房后,杭州在某種程度上成了全國房地產的焦點城市。之前,偽造購房資格是普遍現象,只是當時沒有太較真。而此次監(jiān)管較真的背后,一方面是震懾造假現象,同時也提醒個別開發(fā)商要完善審核工作,維護房地產市場的公平和健康。
(4月初,多名購房者在德信大家·運河云莊售樓處看房。劉頌輝/攝影)
7戶家庭冒充無房被查
7月28日,杭州市住房保障與房產管理局對在商品住房公證搖號登記過程中提供虛假購房資料的7戶家庭作出了“一年內不再受理限購查檔申請”的處理。
望運河云莊北區(qū)7、8幢于今年7月19日~21日啟動線上登記,登記結束后,經系統(tǒng)核查比對,發(fā)現有7戶家庭所提供的無房證明存在失實及隱瞞情況。經核實確認,取消該7戶家庭此次搖號資格。
根據《關于實施商品住房公證搖號公開銷售工作的通知》有關規(guī)定,杭州市住房保障與房產管理局對沈某某、何某某、郭某某、李某某、沈某某、汪某某和蔣某某等7戶購房家庭作出“一年內不再受理限購查檔申請”的通報處理。
杭州透明售房網的資料顯示,望運河云莊位于余杭區(qū)儲運路和好運路交叉口,推廣名為德信大家·運河云莊,是由杭州本土房企德信地產和大家房產合作開發(fā)。2019年2月27日,德信地產以總價222187萬元拿下余政儲出[2019]2號地塊,樓面價20327元/平方米,溢價率30.55%。該項目占地面積63502平方米,建筑面積170000平方米,總戶數863戶,房源包括高層、合院和排屋。
針對購房客戶提供虛假材料一事,記者多次致電德信地產,相關負責人表示,發(fā)生在項目上的事情,自己不清楚詳細情況。至于樓盤工作人員是否做過核查工作,該負責人未作出回應。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德信大家·運河云莊今年1月份首次開盤,受到市場熱捧,目前基本上銷售一空。有消息指出,為了增加搖號買房的成功率,上述家庭中有人在名下有房的情況下,采取PS等手段偽造出無房購房證明。
上述杭州市房產市場綜合管理服務中心的負責人未對失實細節(jié)作出解釋,僅表示,不再受理限購查檔申請就相當于禁止在杭州搖號買房,處罰的目的是督促購房者如實提供材料,“做出不好的事情肯定要嘗到苦果的”。
“以前杭州就出現過用修圖軟件偽造資金證明、無房證明和銀行流水單的行為,”李永生介紹,在時間緊急的情況下,開發(fā)商很難從成千上萬人的登記材料審核出來,“當一個虛假購房資格背后有5萬~10萬元利益,買房需求一旦增多,就形成了中介和代理機構等為核心的灰色產業(yè)鏈”。
或存灰色產業(yè)鏈
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逐漸細化的限購政策將大部分投資客擋在門外,購房資格造假多發(fā)生在像杭州、西安和三亞等房地產熱點城市。
克而瑞浙江區(qū)域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7月份,杭州土地市場熱度不減,8宗宅地4宗達到自持,第三宗百億地王成功出讓,開發(fā)商持續(xù)看好杭州。住宅銷售環(huán)節(jié),在搖號新政頒布之后,買房搖號向無房家庭傾斜,杭州樓市中簽率才得以上漲。
國內因購房證明被處罰已不是孤例,個別開發(fā)商為了制造紅盤效應,在審核上把關不嚴,也助長了虛假行為。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jiān)嚴躍進表示,購房證明的檢查是為了堵住政策漏洞,實際上要揪住炒房者,就需要從購房資格方面去嚴管。部分購房者繞過傳統(tǒng)的審核模式,干擾了交易秩序,這是需要管控的內容,與當前杭州落實房住不炒,尤其是國務院房地產工作座談會精神是有關的。
據《上海法治報》報道,2015年,上海金山區(qū)房地產交易中心將兩起涉嫌偽造國家機關印章罪的案件移交至公安機關,經審查,該中心在辦理兩起房屋購買手續(xù)期間,發(fā)現房產中介在交易時提供的部分資料系偽造。房產中介為了能多賣幾套房子,讓在滬無購房資格的外地看房人士給自己五萬元“好處費”,幫忙偽造完稅單等假證明,以騙取購房資格。最終,兩名房產中介各被判處有期徒刑十個月,緩刑一年。
今年7月23日,南京市住房保障和房產局等七部門聯合發(fā)布關于促進南京房地產市場平穩(wěn)健康發(fā)展的通知,出臺九條房地產市場新政。
新政強調,購房人利用虛假材料騙取購房資格或偽造購房證明、資金證明的,一經查實,取消購房資格并依法追責。開發(fā)企業(yè)、經紀機構及其從業(yè)人員存在違法違規(guī)行為,查實后予以曝光,計入誠信檔案,涉嫌犯罪的,移交司法機關處理。銀行工作人員參與造假的,由金融監(jiān)管部門查處;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在嚴躍進看來,購房資格造假大多是中介或代理機構撮合的,所以其實也是因為炒房有利可圖,同時中介代理機構熟悉購房的交易流程。接下來,對于一些參與提供社保繳納、造假的企業(yè),也需要積極進行管控。更為關鍵的是,要對一些房價炒作過多的樓盤進行跟蹤,尤其是嚴管背后的炒房需求和金融行為。
(編輯:童海華 校對:彭玉鳳)
(責任編輯:王治強 HF013)相關知識
杭州嚴打房產“騙購”行為 德信地產旗下項目踩雷
海南整治房地產市場 處罰違規(guī)房企中介及騙購個人
銀川中心嚴厲打擊騙提騙貸行為
保定發(fā)布關于嚴厲打擊騙提騙貸公積金行為的警示聲明
中融信托又出手地產項目 曾經頻踩雷被稱“接盤俠”
快評|監(jiān)控、追責,北京對騙購動真格,“假離婚真購房”涼涼了!
【德叔課堂】這樣貼磚,如同“踩雷”! (II)
紅星地產200億對價出售傳言不實|房訊九點
正源地產債務危機爆發(fā) 西南證券、渤海銀行等機構踩雷
德信中國“退貨”,還債“省了”1億
推薦資訊
- 1起底明園集團:李松堅與凌菲菲 4366
- 2北京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乎意 4166
- 3華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717
- 4為什么進戶線要用鋁線 2813
- 5杯子送人有何忌諱嗎 男人送女 2481
- 6用心服務筑就每一份美好 2352
- 7安吉云上草原售樓處電話&md 2162
- 8菏澤輕軌線路圖已出?看看是不 2023
- 92020年竟有農村拆遷補償4 1932
- 10探索現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