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昌這條能去開封的道路,開車真得勁!

7月7日,不少司機熟知的許開路許昌境內(nèi)提升改造工程完成通車。

(許開路與長南路交叉口,以前的轉(zhuǎn)盤被改成十字路口。)

7月10日,

記者一行人駕車從尚集鎮(zhèn)的文峰北路

與240國道(原220省道)交會處出發(fā),

前往許尉交界處的洧川橋,

駕車體驗這段全長24.5公里240國道

(以下簡稱許開路)貫通情況,

并對沿線居民進行了走訪。

路面平坦,來往車輛川流不息

沿著文峰北路一路向北,記者很快來到了尚集鎮(zhèn),路上交通標牌不時提醒前方右轉(zhuǎn)是開往尉氏縣、開封市的許開路。那里是許開路許昌段起始點,也是老107國道與許開路交會處,形成了一個三岔路口。幾年前,記者經(jīng)過那里時,路口坑坑洼洼,很不好走。

如今來到這里,記者發(fā)現(xiàn)路面平順,一改往日坑洼不平、灰頭土臉的印象,但是路口中間交通提示牌上寫著“待大修路段,車輛請繞行”字樣,容易給路過司機造成困惑。

經(jīng)尚集鎮(zhèn)進入許開路后,車輛沿著西北方向前行,新修的柏油路面平坦順暢,坐在車上感覺不到一絲顛簸。路上的交通標線和交通標牌也較為完備,提醒過路司機安全駕駛。

(進入尚集段的許開路)

一路向前,車輛川流不息,不時有大貨車經(jīng)過。記者經(jīng)過魏武大道鄭許市域鐵路高架橋、京廣高鐵高架橋、京港澳高速公路高架橋,然后來到新元大道。幾個月前,記者曾來過這里,路口還在施工,交通不便。如今,許開路全線貫通,車輛在紅綠燈的指揮下從容經(jīng)過。

需要注意的是,前方一段路面沒有畫好交通標線,說明這段路剛剛貫通,附屬工程尚未結(jié)束,加之附近多村鎮(zhèn),過往車輛需要謹慎慢行。

道路修通,沿線居民出行不再“添堵”

繼續(xù)向前走,記者一行人來了尉氏縣界。這段路面也很平整,路況不錯。附近居民告訴記者,許開路開封段早已完成大修,如今駕車從許昌一路開到開封,再也不受顛簸之苦了。

隨后,記者轉(zhuǎn)回長葛界,來到許開路與長南路交叉口。這里曾是一個直徑50米的轉(zhuǎn)盤,現(xiàn)在改成了十字路口。在路邊經(jīng)營家電維修店的陳曉說:“爛了多年的許開路此前幾乎是一條廢路,最深的坑將近1米。他有次著急開著小貨車去小召鄉(xiāng)送貨,車轱轆陷進坑里,只能請人抬出來。后來,他寧愿繞行長葛也不愿在許開路上顛簸。如今許開路大修完畢,路面恢復正常,大貨車雖然沒有幾年前那么多,但每天都在增加?!奥沸藓昧?,大家都很開心。希望公路部門今后加強監(jiān)管,讓許開路永葆青春,我們的生意也好做?!?/p>

全線貫通,對促進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

返程途中,在許開路與長南路交叉口,記者遇到了騰飛公路公司一標段項目經(jīng)理劉會峰。他正指揮施工人員在道路兩邊挖排水渠。

“240國道許尉界至尚集段大修工程,全長24.5公里。我們這里是一標段工程,全長15.7公里,包括兩部分,市城鄉(xiāng)一體化示范區(qū)段長3.8公里,長葛段長11.9公里。中間部分為二標段工程,現(xiàn)已全線貫通,只剩部分路段標線、排水渠等附屬工程未完成?!眲褰榻B,一標段工程從2019年10月中旬開始,今年6月底完工,主要是對破損路面進行修復。

記者在小召鄉(xiāng)公路道班見到了二標段項目經(jīng)理劉曉磊。他說:“我們二標段的工程是塊難啃的骨頭,因為道路破損嚴重,連路基都要重新施工鋪設。”

劉曉磊介紹,以前,許開路上的大貨車很多,車輛超載,路面下沉,坑洼不平,雨后積水。積水后,道路被太陽暴曬會出現(xiàn)細小裂痕,被大車來回碾壓,裂痕由小變大,由小坑變大坑。在這段路上開車就像考科目二的“繞餅”,車速慢,易擁堵,存在安全隱患。

“240國道(原220省道)是貫穿許昌市南北方向的一條交通大動脈,是連接河南省中南部南北方向的重要通道。本次實施的是許尉界至尚集段大修工程,建成通車后,將為過往車輛和沿線居民帶來出行便利,對完善河南公路網(wǎng)規(guī)劃及促進河南經(jīng)濟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眲岳谡f。

相關知識

許昌這條能去開封的道路,開車真得勁!
鄭州至許昌?1小時通勤,腳步越來越近了!
許昌這條主干道要變身“景觀大道”!
許昌將添一條交通動脈,就在城南!
開封最有升值的小區(qū)是哪個 怎樣選擇滿意的樓盤
玉泉區(qū)這條長300米的坑洼石頭土路何時能改造?
許昌“5G+智慧交通”來了!走去瞧瞧……
3年來,許昌新建、改擴建學校291所!
開封2020上半年熱銷樓盤top10
端午假期高速不免費 出行要避開這些易堵高速路段

網(wǎng)址: 許昌這條能去開封的道路,開車真得勁! http://www.qpff.com.cn/newsview29991.html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