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監(jiān)管時代,中國房地產不再是“吞金獸”

  作者 | 逃學威龍

  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www.gogudata.com)

  原以為2021的上半年樓市監(jiān)管已經夠嚴格,殊不知這只是個開始。

  進入7月,全國的地產監(jiān)管政策更是只增不減。

  上周,住建部、發(fā)改委等八部門明確指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實現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

  這周,地產圈就再迎大調整。先是上海接連發(fā)布了兩個重磅消息,包括贈予房屋也要納入限購范圍,以及首套房貸利率進入“5”時代;隨后武漢“放大招”,憑票購房或從一區(qū)試點到全市推廣。這還沒完,杭州、無錫等城市也紛紛跟上,積極響應。同時,住建部也馬不停蹄的約談了泉州、惠州等五地政府,要求維穩(wěn)房地產市場。

  剛結束的中央政治局會議,再一次定調“房住不炒”。

  這么看來,說房地產市場徹底涼了應該沒人會反對。而且這個頻率下去,還有“捂盤、再等等”想法的大家也不用心懷期待了。

  各地政府的精準調控之下,中國樓市進入了全監(jiān)管時代,房地產的泡沫還會不斷被擠出。

  1

  “看得見的手”主動出擊

  在國家剛提出房住不炒的時候,其實大家都沒當回事。畢竟國內龐大的剛需還在,每次說調控都有反彈的余地,因此幾乎所有人都在等著政策平息后房價的暴漲。

  然而今年不一樣了。高不可攀的樓市注定一去不復返。

  現在回想起來,2020年深圳“715”新政似乎打響了全國樓市維穩(wěn)的第一槍。那一波的新政,針對資金來源、資金成本、預期收益、投機群體等多方面進行了精準、全方位打擊,向毫無防備的炒房團直接澆下一盆冷水。

  深圳的新房、二手房、小產權房、學區(qū)房以及租賃住房都瞬間降溫。

  隨后的一年,深圳樓市也毫不放松,大刀闊斧的政策不斷。從二手房指導價、到縮緊離婚后購房政策、再到打新規(guī)則升級和上調房貸利率,也正是在層出無窮的調控下,深圳樓市終于回歸了理性,告別“閉眼入”的瘋狂時代。

  數據顯示,深圳二手房已在新政指導下,成交量陷入冰封。2021年6月全市二手商品住宅成交為 2575 套,環(huán)比下跌 14%,同比暴跌七成。這是2011年之后深圳首次在非春節(jié)期間跌破3000套關口,可謂"創(chuàng)10年新低"。同時,二手房價也環(huán)比下跌0.2%,繼5月后連續(xù)第二個月環(huán)比下跌,同比漲幅收窄。

  總體來看,上半年深圳全市二手住宅共成交2.8w套,同比下降35.4%,環(huán)比下降45%;成交面積也同比下滑34%。今年上半年全市二手住宅成交套數僅占去年全年的29.9%。

  而新政發(fā)布以來成交量和房價的顯著下跌,堅持了房住不炒的大政策,更預示著一切都在朝著有利剛需上車的方向發(fā)展。

  作為全國樓市的風向標,深圳也帶動了全國樓市的變化。

  據統(tǒng)計,2021年1-5月全國各地總共發(fā)布調控超過234次,平均每天1.5次。而調控內容更是滲透至各個層面,房地產稅呼之欲出,從貸款到土拍再到新房二手房交易,布局嚴密,從房地產開發(fā)的一至三級市場多維度確保了“房住不炒”,力圖將所有歪門邪道的貓膩全部堵死。

  最近,全國各地政府也開始積極響應和配合。比如,北京嚴打學區(qū)房炒作、上海房貸利率上調和轉贈規(guī)則雙管齊下、廣州實行預售證新制度等。在一線城市帶動下,無錫、杭州等大大小小的熱門城市都進入了調控監(jiān)管的層層加碼狀態(tài)。

  同時,還有房貸的“兩條紅線”。

  一是房地產貸款占比。

  大型銀行不得超過40%,中型銀行不得超過27.5%,小型銀行不得超過22.5%,縣域農合機構不得超過17.2%,村鎮(zhèn)銀行不得超過12.5%。

  二是個人住房貸款占比。

  大型銀行不得超過32.5%,中型銀行不得超過20%,小型銀行不得超過17.5%,縣域農合機構不得超過12.5%,村鎮(zhèn)銀行不得超過7.5%。

  如此清晰的明文規(guī)定,讓銀行的整個貸款業(yè)務都發(fā)生了變化。未來,預計全國的二手房貸款,都會變得很艱難,放貸時間的拉長和房貸的利率讓投機者無處遁形,也讓買房者更加理性。

  房產將不再是百姓錢包里的吞金獸和存款去向的唯一來源。

  雖然從數據上看,六月除深圳外,一、二、三線樓市過熱的余溫都不減,數據仍有小幅上漲,但是隨著這一輪政策的落地和后續(xù)管控力度的趨嚴,下半年全國樓市將毋庸置疑的更加平穩(wěn)。

  至于炒房者,定然是慘痛出局。

  2

  一切都是未雨綢繆

  如今,房地產未來不會大漲已是一張明牌。

  那為什么一定要讓樓市降溫呢?其實,當下的政策無一例外都是對未來的人口問題做布局,一切都是在未雨綢繆。

  任澤平曾說,房價短期看金融,中期看土地,長期看人口。

  人口是未來房地產最大的基本面,但國家最新公布的七普數據可以看到,未來人口數量將直線下降,人口紅利對房價的正向推動逐漸減弱。而人口下降必然帶來房子過剩,若不提前抑制房價,房地產泡沫只會越推越高,爆倉的后果誰都無法承受。

  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日本,就曾經面對了一輪生育率走低和房地產泡沫的破滅。

  1950年,韓戰(zhàn)爆發(fā),日本承接了大量的軍工訂單,這是日本戰(zhàn)后工業(yè)化的起點;1974年日本制造業(yè)發(fā)展至頂峰,日本城市化建設也走向高潮;然而八十年代后,日本進入工業(yè)化的末期,產能過剩導致了資本過剩,資本過剩又導致了金融泡沫,所有人都在追逐存量財富和資產,一路推高了日本的房價。

  1985年,日本在簽署了《廣場協(xié)議》,相對于美元貶值,日元大幅升值。世界各路游資大量涌入日本,持日元資產,從而進一步推高了日本房價的泡沫。日本人卻毫無知覺,嘗到了日元升值的甜頭,出手闊綽。

  然而泡沫經濟下,繁榮都是虛假的。隨著生活成本不斷的上升和一路走高的房價,日本通脹越來越嚴重,人們依賴不勞而獲,房產套利成為主旋律,卻有更多人陷入貧窮。

  高房價消滅了年輕人的欲望,也消滅了社會活力。此后日本生育率一路走低,銀行更是負債高筑。

  1989年,日本房地產的泡沫終于碎的徹底。日本大量企業(yè)、銀行倒閉,很多負債累累的企業(yè)家、銀行家是跑路的跑路,自殺的自殺。之后的二十年成為了日本經濟發(fā)展“丟失”的二十年。

  而我國如今也是一樣。

  眾所周知,出口、投資和消費是拉動中國經濟發(fā)展的三駕馬車。縱觀我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四十年,其實也處于幾個小周期中,每一時期拉動經濟的發(fā)展的主動力都不一樣。

  2008年以前,拉動中國積極發(fā)展的主要是出口。從“三來一補”到加入WTO,國際資本蜂擁中國搶占市場,眾多跨國企業(yè)在華建廠,本土民族工業(yè)也迅速崛起,數個行業(yè)都在井噴式爆發(fā)。

  2006年-2008年是我國外貿改革開放最強的時間,2008年中國外儲最高時達到4萬億美元。出口導向型經濟讓中國完成了資本積累。不過隨之而來的美國次貸危機也對中國造成了很大沖擊。

  2008年以后,人民幣不斷升值抑制了出口,我國經濟也逐漸轉為了投資拉動為主。利用此前出口導向積累下的外儲資本,中國增發(fā)了100多萬億人民幣進行投資并拉動經濟。自此,房地產成為了金錢的蓄水池,房價開始了一路暴漲。

  房地產成為拉動經濟的主力,一方面是,由于地方政治建設基建大力搞投資和城市建設需要資金,而地方政府的主要資金就是依賴土地拍賣。大量土地被拍賣給地產公司,資金流動的同時,也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迅速崛起;另一方面,此前經濟飛速的發(fā)展促使大量勞動人口向一二線城市靠攏,對城市面貌的需求和房屋需求直線猛增,供小于求,價格自然猛漲。

  不可否認,房地產是我國近十幾年來拉動經濟發(fā)展的重要支撐力,絕對是功大于過。然而也正因如此,才導致了近些年閉眼買房的房市亂象和房價的畸形走高,房地產的負面影響越來越大。

  隨著房地產的增值,通脹不斷加劇,地租和成本等的上漲抑制了實體和商業(yè)的發(fā)展,網購電商變成了無須房租成本的新趨勢?;ヂ摼W巨頭這一時期騰飛,實體經濟卻不斷萎靡。

  同時,人們?yōu)榱速I房,進一步壓制了內需。最典型如深圳,產業(yè)非常強但房價更高,這就導致了深圳的社消排名比較低,難以拉動內需來救實體。

  高房價讓極端內卷的年輕人開始躺平,生育率持續(xù)走低,社會活力下降,經濟增速也開始減緩;另一頭樓市只漲不跌,消費者只追不賣,樓市泡沫高筑,搖搖欲墜……

  一切都是那么熟悉。

  三十多年前日本房地產市場崩盤導致經濟陷入泥潭的教訓歷歷在目,我國自然不會任由泡沫胡亂發(fā)展。

  2019年以后,中美貿易戰(zhàn)加劇,地產畸形泡沫化,經濟自然不能依賴出口和投資。那未來十年不靠房地產靠什么呢?

  答案,必然是消費。

  其實不光是地產去泡沫化,教育去資本化、醫(yī)療去市場化、互聯網去壟斷化等都通通在路上,所有和暴利有關的賽道都在被重罰或者重新制定規(guī)則。

  由此看,永遠沒有真正的贏家,但每一個階段都有其主旋律在,而在發(fā)展中違背經濟規(guī)律的玩家最終一定會被驅逐出局。

  歷史告訴我們,只有讓實體經濟跟得上虛擬經濟,科技實力跟得上經濟發(fā)展,我們才能不被泡沫吞噬。

  3

  結語

  說起房地產調控,國人最熟悉不過,印象嘛,總離不開“越調越高”。

  其實,回看過去20年,中央的智慧如果僅在于此,那就有失偏頗了。

  1998年房改,初衷是應對亞洲金融危機,此后10年,中央對于房地產拿捏還是比較到位的。一來發(fā)達國家的前車之鑒,特別是日本房地產崩潰,二來加入世貿后,紅利釋放,經濟上不必過度依賴房地產。

  但是,突如其來的08年金融危機,打亂了一切,房地產一下子被提到“救世主”的高度。過于倉促的“四萬億”,過于急病亂投醫(yī)的決策,使得房地產最終變成脫韁的野馬,等到2014年本該剎車,卻完全剎不住,因為高庫存問題搞不好要重蹈覆轍,無奈,只能再一次放水。也正因為這一次放水,使得房地產成了最堅硬的泡沫。

  三年后,隨著“房住不炒”的定調,地產也正式告別盛世。

  過去,中國有100個理由刺激房地產,托經濟、促就業(yè)、讓窮了100多年的中國最廣泛最底層的人都有發(fā)大財機會......

  現在,中國也有100個理由遏制房地產,階級固化、躺平、泡沫、崩潰.......

  房地產調控到現在,方向已經不是問題,問題只是節(jié)奏快慢。或許不少人驚訝為何調控年年有,今年特別多?

  原因并不復雜,新時代的第一個十年已到尾聲,還記得領導人提出的“三大攻堅戰(zhàn)役”嗎?

  時至今日,精準脫貧已經官宣勝利,污染防治基本也算完成了,只有防范化解重大風險貌似還沒有怎么說。啥風險這么難搞?說白了,還不就是房地產,上頭要給人民一個交代,也要為明年11月的重大會議預熱一下,更要為新時代的第二個十年定調。

  當然,更直接的理由可能是現在已經水到渠成,比如地方政府的城投債問題已經得到妥善解決,再比如地方政府有了新的財路,看看片仔癀(600436,股吧)的大股東減持,只是1%的股份,就入賬25億,大股東將近60%的持股比例,沒了1%,其實什么都沒有變,也變不了,這合情合理合法合算的做法,難道不比頂風作案強賣幾塊地劃算?

  新時代的下一個十年即將開啟,而最近發(fā)生的一切,已經給下一個十年定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一切都要為人民服務。

  如果仍然對房地產抱有幻想,不管是地產商還是炒房客,我們不厭其煩還得再說一句:

  認清形勢,要逃,趁早。

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格隆匯APP。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知識

全監(jiān)管時代,中國房地產不再是“吞金獸”
專家:房地產不再是引導者 而是服務者或者共生者
全國超20城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jiān)管,房地產開啟強監(jiān)管時代
學費最高5.3萬/期!增城26家民辦學校收費標準出爐!
分128萬獎金,首屆YESOUL野小獸騎行節(jié)3月15日啟動
全國超20城加強商品房預售資金監(jiān)管,房地產開啟強監(jiān)管時代
為什么新麟獸巖板瓷磚可以做到真正的工廠到家?
萬科郁亮:“三道紅線”監(jiān)管是穿透式的,金融紅利時代結束
京東“全民炸年獸”搶占春節(jié)流量先機,與品牌嗨翻中國年
萬科郁亮:“三道紅線”監(jiān)管是穿透式的,金融紅利時代結束

網址: 全監(jiān)管時代,中國房地產不再是“吞金獸” http://www.qpff.com.cn/newsview98911.html
所屬分類:行業(yè)資訊

推薦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