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全國產量將降至40億㎡?廣東福建江西湖北…陶企產區(qū)格局新變化
近年來,隨著市場環(huán)境的變化,原材料成本價格的調整,全國產區(qū)形勢有所影響。廣東產區(qū)作為曾經的“第一產區(qū)”,從去年開始,停產停窯情況不減反增,根據調查,2023年開年生產線點火不足4成;形成對比的是福建、江西、山東等產區(qū),開工率基本達到80%或以上。
查詢廣東福建江西等陶瓷產區(qū)2022年以來的投資項目發(fā)現,在投資計劃方面,各產區(qū)的投資方向有明顯差異。隨著市場的變化,未來全國陶瓷產區(qū)局勢是否將發(fā)生改變,仍值得觀察。
廣東福建江西湖北
產區(qū)動態(tài)新變化
近年來,環(huán)保政策+市場調整的背景下,全國產區(qū)形勢開始發(fā)生新變化,這從陶企對新建線或生產線技改的投資計劃可以窺見一角。
■ 廣東:
廣東作為全國”第一“陶瓷產區(qū),憑借起步早的優(yōu)勢,產能一直位居全國榜首。但這同時也帶來一定的弊端,起步早意味著設備老舊、效率低下、成本攀升,在市場競爭激烈的情況下,基本難以具備生產優(yōu)勢,而這也是去年以來,廣東生產線停產停窯的主要原因。
此前,有一位行業(yè)人士表示,2016年-2017年是整個行業(yè)的“巔峰期”,當時全國窯爐產量在3400條-3500條之間,到了2019年時,整個行業(yè)大概剩下2800條?!疤貏e是佛山的窯爐基本上都是15年前的設備,一般窯爐壽命在8-10年間,2025年之前,我認為這2800條窯爐中最起碼有70%需要被‘干掉’,也就是接近2000條生產線?!?/p>
2000條面臨淘汰的生產線中,廣東可以說占了“大頭”。2019年-2020年期間,廣東巖板生產線的“上新高峰”,基本上也是“除舊換新”需求下的“最優(yōu)解”。根據統計,2022年,廣東巖板生產線已達71條,占全國巖板生產線(99條)72%。然而近年來,巖板市場開拓的不理想,使這部分生產線陷入頗為被動的境地。
2022年8月,廣東產區(qū)將陶瓷列為“兩高”項目,從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廣東產區(qū)建新線的出現。從廣東投資項目審批情況來看,2022年以來,圍繞廣東陶企的除了“光伏發(fā)電”外,新建線或生產線技改升級的項目,幾乎為個位數。
這也意味著,隨著廢舊生產線的進一步淘汰,廣東產區(qū)的產能是否會進一步縮減,有待觀察。
■ 江西:
過去一年時間以來,圍繞江西產區(qū)最熱的詞應該是“轉產鋰電”。截至2022年底,江西累計有32家陶企超63條生產線計劃轉產鋰渣坯、鋰渣粉、鋰電材料。
這導致了高安部分陶瓷生產線的退出。近期,根據綜合統計發(fā)現,包括羅斯福、恒達利、富利高、仁牌、瓷將軍、榮威、新中英、瑞福祥、新陽、高安博德以及精誠、金麗、贛虹等13家高安陶企,共有25條生產線,超過1億㎡陶瓷產能已經轉產退出。2022年12月,高安建陶基地提出創(chuàng)建“鋰電產業(yè)園”,還將招大引強力度,通過“騰籠換鳥”、低效土地利用等形式,騰出土地、能耗、環(huán)境容量指標用于發(fā)展鋰電新能源項目。
雖然有部分陶瓷生產線轉投鋰電池,不過2022年至今,江西產區(qū)關于新建線或生產線技改投資項目的數量約有31個,項目投資總金額合計70.57億元。
共有7家陶企關于在江西新建瓷磚線的項目通過審批,項目總投資合計53.57億元,年產能合計約8300萬㎡,擬投資建新線的陶企主要為:馬可波羅、東鵬、新中源、華瑞新材料、恒美陶瓷等。
■ 福建:
從投資項目審批情況來看,福建產區(qū)2022年以來新建、技改、增產的陶瓷項目是幾大產區(qū)中最多的,合計共有38個,以增產、擴建為主,投資的陶企主要包括:協進、丹豪、貝雅特、豪榮、銘盛等,擬建設的陶瓷品類以外墻磚、地鋪石、巖板等為主。
眾所周知,福建企業(yè)大多規(guī)模較小,生產線比較靈活,在市場低迷時期,發(fā)揮了船小好調頭的優(yōu)勢,采用多品類混燒、產能靈活調整等方式,整體發(fā)展穩(wěn)健,開工率位于全國幾大產區(qū)中的前列。
■ 湖北:
隨著新明珠二期項目的推進,湖北產區(qū)也引起行業(yè)關注。據黃岡市人民政府消息,2023年黃梅杉木鄉(xiāng)陶瓷工業(yè)園總產值有望突破15億元。
2021年,湖北省發(fā)布“陶瓷行業(yè)質量品牌建設三年行動計劃”,將著力打造“湖北生態(tài)陶瓷”品牌,推動湖北陶瓷產業(yè)從傳統粗放向綠色智造轉型。當時,湖北省有89家陶瓷企業(yè),113條生產線,衛(wèi)生陶瓷2020年年產量2100萬件,占全國產量的9.32%,居全國第四位。
2022年,根據投資項目審批情況,湖北產區(qū)進行生產線技改升級、節(jié)能降耗的投入也并不低。不過隨著碳排放管理配額方案的實施,有湖北陶企認為,按照當前湖北省目前的碳配額分配方案估算,陶瓷行業(yè)很可能面臨碳配額缺口問題。
2022全國瓷磚產量降至73億㎡
未來全國產量只需40億㎡?
中國建筑衛(wèi)生陶瓷協會的數據顯示,我國陶瓷磚產量在2016年達峰后震蕩下滑,2022年,行業(yè)的實際產量約73億平方米,同比下降10.5%,較峰值下滑幅度近30%。
除此外,2021、2022兩年間全國建筑陶瓷生產企業(yè)減少115家,生產線淘汰275條,淘汰比例近10%。
有行業(yè)人士認為,根據各方面信息估計,2022年陶瓷行業(yè)的實際產量應該是60億㎡出頭,并沒有73億平米這么多,對比高峰期超過120億㎡的總產能,相當于有大概一半產能是閑置的。2023年盡管市場有所回暖,但在產業(yè)政策的壓制與替代材料咄咄逼人的擠壓之下,整體產量很難有大的增長,甚至有可能更少一點,隨后整體趨勢是繼續(xù)下降,最終可能減少到40億㎡左右?!拔艺J為國內產量大概降到40億㎡左右會基本穩(wěn)定下來,萎縮到只有高峰期的1/3左右,因為可預見的存量需求就這么大?!?/p>
他同時表示,也許對陶瓷行業(yè)來說,真正可怕的不是年產量從100億縮水到40億平米,而是100億平米也只賣出了40億平米的錢,這種惡性競爭的局面才是最糟糕的。“回想十幾年前,中國也才30多億平米的瓷磚年產量,但那個時候都覺得行業(yè)欣欣向榮,現在如果跌回到這個規(guī)模卻是凄凄慘慘哀鴻一片。一個根本原因就是供需關系逆轉了,市場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大家要維持產銷平衡就不得不血拼成本,甚至有些廠家的銷售價格已經低于實際成本了,僅僅因為只算現金收支的賬才能勉強維持,不計資產折舊,轉嫁財務成本,甚至虧本套現、金蟬脫殼。也正是因為很多這些企業(yè)的存在,突破了價格底線,導致整個行業(yè)的價格都上不去?!?/p>
產量持續(xù)下降的情況下,國內產區(qū)格局是否將面臨新的變化?碳配額政策影響下,廣東、福建、江西、廣西、四川、湖北、山東……想要脫穎而出,唯有穩(wěn)住,才有機會。
來源:陶城報 記者:唐映如
相關知識
江西第一、福建第二:陶企新建及改造生產線項目匯總
陶衛(wèi)快訊|前10建陶大省產能占全國86.29%,廣西產能增長最快
2020年36家陶企破產清算,廣東省最多,江西次之
扛不住了,上百間建材廠家宣布漲價!
60%陶企恢復生產,印度為陶企補貼2800萬元!
2020高安5家陶企總營收超80億,10億級陶企將增至10家
5月全國石板材產量6784.06萬㎡比4月增長近8成!
9家陶企被注銷排污許可證,16家被責令限期內整改!
拖欠1.8億元,2021年有67家陶企被列入“失信被執(zhí)行人名單”
陶衛(wèi)快訊 | 高安陶瓷展近六成展位已被預訂,廣東多個頭部品牌參展
推薦資訊
- 1北京房地產市場調控政策出乎意 4111
- 2起底明園集團:李松堅與凌菲菲 4037
- 3華為全屋智能AWE2024前 3677
- 4為什么進戶線要用鋁線 2769
- 5杯子送人有何忌諱嗎 男人送女 2431
- 6用心服務筑就每一份美好 2314
- 7安吉云上草原售樓處電話&md 2119
- 8菏澤輕軌線路圖已出?看看是不 1986
- 92020年竟有農村拆遷補償4 1897
- 10探索現代人需求,安放生活理想 1824